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 零状态LT
据统计,今年5月长城汽车销量重回正轨。 当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6.18%; 新能源汽车销量23755辆,销量占比提升至23.52%; 海外销量达25,131辆,同比增长104.04%。 销售额占比24.88%。
随着销量的提振,在近日的长城汽车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穆锋进一步喊出了“力争2024年实现销量190万辆、净利润72亿元”的目标,并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情感。 ,“大家都用大象转身来形容企业转型的难度,但要知道,大象一旦转身,其势头就势不可挡。”
虽然在车市整体复苏的前提下,长城汽车实现了单月增长; 但与今年1-5月的总销量相比,其41.41万辆的数据与行业第一比亚迪的102.29万辆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那么,作为燃油时代的“老大哥”,长城汽车能否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继续“称霸”呢? 大象的转身什么时候才能成功?
销量、营收、市值三三缩水的背后
从整体销量和营收表现来看,长城汽车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尤其是与行业龙头企业相比,无论是销量还是收入都还存在差距。
《中国经济周刊》统计显示,2023年1月至5月,比亚迪汽车销量达102.29万辆,同比增长97%。 深入对比,比亚迪今年前5个月的销量基本相当于长城汽车2022年的汽车销量。
横向对比方面,根据比亚迪公布的销量数据,2023年1月至4月,比亚迪累计销量76.2万辆,同比增长94.3%; 汽车保有量31.31万辆,同比下降7.18%。
业绩方面,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比亚迪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1.74亿元,同比增长79.83%; 归属母净利润达41.3亿元,同比增长410.89%; 人民币,同比下跌13.6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89.34%。
销量下滑不仅令人担忧,对市值的影响甚至可能让长城汽车陷入困境。
在投资者网报道的《2022年A股悲伤企业十大丨2022上市公司盘点与新年展望》中,国产SUV领军长城汽车(.SH)亮相。 文章中的数据显示,2022年长城汽车市值将减少1595亿元,成为9家A股上市车企中市值蒸发最多的公司。
如果对比历史,长城汽车市值在2021年11月上旬达到峰值6059亿元,从今年6月30日的2137亿元跌至3922亿元。
综合分析,长城汽车市值缩水可能与公司整车销量下降有关。 据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统计,长城汽车2022年销量约为107万辆,较2021年的128万辆下降16%,不到预期销售目标(190万辆)的60%。
长城汽车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仅为22万辆,同比下降22.41%。 按照160万辆的全年销售目标计算,一季度仅完成13.7%。
其中,几大品牌也出现了下滑。 哈弗品牌销量3,403辆,同比下降24.58%; 蔚品牌销量仅为3403辆,同比下降76.18%; %,24209 辆。
在连续下滑的情况下,长城汽车此前下调了2023年的销量目标。公告显示,长城汽车将2023年的销量目标从“不少于280万辆”更新为“不少于160万辆” 。 但相比之下,朋友和商人的表现却完全相反。 例如比亚迪提出2023年销量目标为400万辆,吉利则设定2023年销量目标为165万辆,略高于长城汽车。
对抗新能源时代的车海战术
在新能源汽车全面崛起之前,长城汽车依然在10万至20万元价格区间保持领先地位。 尤其是2011年哈弗H6上市后,长城汽车凭借该车型牢牢确立了中国SUV领先地位。
得益于传统SUV哈弗、越野SUV坦克、皮卡长城炮这三大“法宝”,长城汽车在这些车型上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因此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市场。 以前都是一路顺风顺水。
但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即将到来。 从今年起,新能源汽车将由培育期正式进入发展期。 当时,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330万辆,比亚迪、特斯拉、五菱、上汽、广汽、吉利等车企销量均超过10万辆; 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8.4万辆,特斯拉在华销量也达到43.11万辆,而在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中,长城并没有出现。
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激烈竞争如火如荼的时候,长城汽车并没有把握住关键时机。 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大关。 当年,长城汽车创立了新能源品牌——欧拉。
作为一个针对女性市场的品牌,欧拉显然与长城汽车的“硬汉”受众不太匹配; 公开数据显示,哈弗H6男性车主比例超过90%,41岁以上车主比例100%。 40%。 从这一点来看,创立欧拉的长城汽车实际上已经“走出”了自己擅长的市场。
最重要的是,欧拉颠覆了汽车市场通常不细分的“规则”。 汽车不分男女。 专攻女性市场、价格较高的欧拉面临着更狭窄的市场。
因此,欧拉虽然2021年“出道即巅峰”,却实现了年销量13.5万辆; 但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增长时,欧拉全年销量下降3万辆,仅为10.4万辆。 2023年第一季度,欧拉销量仅为1.8万辆,同比下降47.4%。
2016年,长城汽车成立了以创始人魏建军姓氏命名的“魏品牌”,但这个品牌的发展似乎并不是很顺利。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2月,蔚来品牌销量首次腰斩,“VV5”、“VV7”两款车型销量从每月数万辆锐减至4000多辆在那个月; 2020年2月,“VV6、VV5、VV7、P8四款车型当月总销量仅为451辆。随后,蔚来品牌销量也起起落落,未能实现预期”成立之初的“中国豪华SUV第一品牌”。
或许是为了提高“蔚牌”的销量,长城汽车推出了以咖啡命名的全新旗舰车型“摩卡”、“拿铁”和“玛奇朵”。 但就像哈佛给“大狗”、“红兔”、“神兽”、“初恋”这样难以想象的命名一样,长城汽车“飞吧”推出的亮眼车型被评为“拉低了品牌基调”。 “产品没有连续性”。
新能源汽车时代,不少车企在子产品线的拓展上极为克制,打造明星级产品拉动销量,而不是实行车海战术。 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i,2022年将实现一辆汽车的销量。 然而,长城汽车却反其道而行之。 产品定位纷繁复杂,不仅让消费者对产品认知度降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因产品扩张过多而导致资源分散、不集中。
长城汽车需引起重视和警惕
长城汽车似乎也注意到了新能源主力车型的需求,因此近期推出了坦克首款新能源量产车型Tank-T。
这应该说是一款具有“自吸金属特性”的车型。 33.5万元是坦克500原来的起价,现在在原价的基础上2023年汽车销售前20强是哪些品牌的车,增加了新的能量属性,并且可以充值。 按理说,增量不涨价应该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这只是长城汽车在发布会上的一个表态,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坦克品牌CEO刘彦照在发布会上表示:“我看到网上流传一些原地旋转、水上漂浮的营销视频,消耗着用户的越野情怀。面对真实严酷的极限越野——路,这种做法只是装糊涂而已。”
此言一出,被汽车媒体认为暗指比亚迪旺旺U8。 “经常看到长城各种推、踩同行,真感觉没有下限。”
事实上,长城汽车此前并不缺乏恶搞或影射友商的行为。
2022年7月,长城汽车CGO李瑞峰“瞄准”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称“增程是一项过时的技术,落后就会被打”。 同年9月,为了宣传其新能源混合动力技术2023年汽车销售前20强是哪些品牌的车,李瑞峰还在武侠小说中用“北乔风南慕容”来形容长城汽车和比亚迪汽车,而南慕容则是狭义的“北乔风南慕容”。 《龙八部》中心思缜密、不择手段、任性的人物。
2023年4月的发布会上,威牌CEO陈思颖也将矛头指向了理想汽车新势力,表示:“威牌蓝山比‘500万以内最好的SUV’还要好!”,也影射理想缺乏积累”,“练了7年的武功叫初级,练了32年的武功叫大师。”
今年5月,长城汽车传出比亚迪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消息,掀起一波波浪潮,导致两家股价双双下跌。 双方市值均下跌数百亿单位。
喷子、举报等行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长城汽车品牌在受众心中的形象,甚至有媒体直言“长城汽车需要还车圈一片净土”。 ”。
作为“老大哥”,长城汽车确实应该意识到,大多数消费者很难接受这种贬低竞争对手、抬高自己的方式; 把你的眼睛放在你自己身上。
与外部宣传受到“质疑”一样,内部人事变动也同样存在。 5月底,奥拉沙龙品牌总经理文飞因“健康原因”从长城汽车辞职。 文飞与威品牌营销总经理刘岩、分管能源及皮卡事业部的新宁树勇、哈弗品牌营销总经理刘志峰,曾被称为“四大巨头”。长城汽车高管”也离开了长城汽车。
最尴尬的是,被业内视为长城汽车第二人的王凤英,却是长城汽车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他去年离开公司,今年1月加入小鹏汽车。 自1991年王凤英加入长城汽车以来,她已在长城汽车工作了30多年。 无论怎么看,这样一位“老将”英雄的离开,都是一种遗憾。
回归本质,不难发现,长城汽车之所以受到行业媒体和消费者的“诟病”,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建立起与其行业地位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和制度。 正如理想汽车CEO李想所言:组织升级是企业进入更大、更难阶段最重要的考验。 90%以上的企业失败并不是因为业务问题。 业务问题只是表象,本质是组织能力。 无法适应规模扩张和行业变化。
虽然理想汽车的开发时间确实比较短,但是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还是值得学习的。
写在最后
正如穆峰所说,长城汽车自1990年开始走上造车之路,经过33年的发展,从一个偏僻角落的当地小工厂,到产品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不容易。一路走来。
展望未来,市场也希望看到长城汽车的韧性,期待公司尽快调整发展节奏,打造出对市场有影响力的明星产品,蹲下后腾飞,然后重获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