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行业逻辑,把握发展趋势
作者 | 行业观察组
推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您认为消费正在萎缩吗?
不,消费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不断升级。
消费升级显着
据乘联会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30万元以上车型累计零售量同比增长35.1%,达到104.6万辆。
相比之下,30万元以下车型同比增速仅为0.5%,累计销量658.7万辆。
按照中国市场的定义,价值30万元以上的汽车就是“豪华车”,从名字上看就是豪华的意思。
心情不好的时候怎么办?
不过,如果你了解另外两件事,你可能就不会再对豪华车销量的突然上涨产生任何疑虑了。
首先,当前国内消费复苏趋势明显。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内消费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比去年同期增长5.2% 2021 年同期。
此外,今年前5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亿元,同比增长9.3%。 显然,截至5月份,中国消费正在加速复苏。
要知道,今年“五一”假期比去年提前了一天,这对于5月份的消费数据将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从细分领域来看,5月餐饮业表现相当亮眼,同比增速达35.1%。 相当多的人愿意花钱来弥补过去胃口的不足。 品味的满足带动了其他消费的快速增长,包括纺织品、服装帽子、体育娱乐、通讯器材等基础消费。
他们说不消费,但只要能消费,中国人还是愿意花钱来提高现在的生活水平。
二是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早在今年春节前后,中国就从一线城市开始掀起一股奢侈品消费热潮,各城市的奢侈品店客流量和销售额均出现爆发式增长。
在社交平台上,北京SKP、广州太古汇、成都IFS等商圈的奢侈品店排队现象已成为区域地标。
LV等多个品牌集体涨价的消息传出后,店内排起长队,大量经典款、热门款供不应求,以至于不得不下单。海外。 上海圣罗兰店的一名店员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客流量比去年增加了30%左右。
LVMH集团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阿诺特( )在年初的年报电话会议上表示,1月份中国市场表现积极,集团对这个市场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今年3月,浙江省发布新闻稿,称香奈儿杭州浙江首店排起长龙,堪称当地“首店经济”的典范。 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是“浙江人一年花18亿买香奈儿”的统治。
刚刚过去的6月,LV联手上海三家咖啡馆打造了路易威登限时书店,再次制造了大排长龙的景象。 上海人以每本书290元的最低价格购买2本书,只换取一个印有LV品牌LOGO的帆布包。
罗德传播集团联合精准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年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52%的内地受访者预计奢侈品消费将增加,较疫情前(44%)更为乐观。
其大中华区奢侈品业务董事总经理高明表示,上半年奢侈品消费的增长只是开胃菜,下半年将回归“非常乐观的环境”。年。
在第一财经发起的消费公众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您消费哪些领域的商品或服务?”时,高达58.26%的受访者选择了奢侈品,成为热门话题。 商品。
在消费复苏、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豪华车销量上涨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把所有变化都归咎于外部环境是不恰当的,国内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不容忽视。
国内实际上涨
就像过去几十年发生的故事一样,中国汽车市场的扩张仍然是由新事物驱动的。
2023年1-5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量763.2万辆,同比增长4.2%; 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量242.1万辆,同比增速高达41.1%。
仅看5月,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长28.6%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实现了60.9%的超高增速。
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来看还不是主流,但从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中流砥柱,支柱作用明显。
这股轰轰烈烈的变革浪潮中最令人震惊的支流是,国产品牌正猛烈冲击着以往难以企及的30万“天花板”。
2017年,蔚来推出首款汽车ES8,起售价44.8万元,以新生力量震撼行业和消费者。
随后,理想的第一款车理想ONE就靠着“电视、冰箱、大沙发”在35万的价格区间横冲直撞,尽管背负着骂名,却赚得盆满钵满。
新势力成功后,传统品牌纷纷涌入。
2020年9月,吉利成立极客汽车子品牌。 2021年发布的首款车型吉克尔001起售价为28.1万元,最高官方售价为36万元,瞄准豪华车市场。
其他品牌也纷纷效仿。 上汽旗下新能源品牌飞帆推出飞帆R7,售价30.25万元-36.95万元; 该车型的揽图FREE增程版售价33.36万元……
就连当年绑定“网约车”,从比亚迪20万元以下主力市场分得一块肉的广汽Aion,也推出了旗舰车型AION LX PLUS,售价28.66万-45.96万元。 售价超百万的纯电动超级跑车Hyper SSR。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根基最为稳固的比亚迪,却迟迟未能冲击高端。 去年5月才推出腾势D9,售价33.5万起。
这波集体进攻,直接动摇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格局。
在点车地APP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近六个月起,30万元起售价的新能源豪华车中,只有外资品牌的宝马iX3系列勉强跻身前十。
到了5月份,宝马iX3的地位也宣告失去。 虽然奔驰EQE成功挤进前十,但从这几个月的销量来看,这恐怕只是一个巧合。
从大趋势来看,外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地位岌岌可危。
国内品牌在进,国外品牌在退。 腾势品牌的发展史可以说是这一大趋势的绝佳注脚。
作为比亚迪和奔驰的合资品牌,腾势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 借奔驰之名走高端,别说销量,就连能带来品牌认知度的代表车型都没有见过。
然而,去年比亚迪从奔驰手中回购了腾势40%的股份,在经营和宣传上与奔驰断绝关系,重新将其作为自己的高端品牌推向市场。 相反,它利用比亚迪现有的品牌潜力收获了热烈的反响。
一年前发布的腾势D9,截至今年5月已位居新能源豪华车排行榜第二名,销量连续三个月突破万辆。
就在今天,腾势宣布6月销量再创新高,达11058辆,销售均价超42万。 它不仅是今年唯一一款实现正增长的豪华MPV车型。
更让人震惊的是理想。 它的三款车均位居榜单前列,颠覆了很多人的想象。
要知道去年这个时候,理想正处于更新换代、过时的阶段,而且因为老车理想ONE停产,被市场嘲笑为“割韭菜”品牌。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颠覆创新的速度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中国车不是假货
中国品牌豪华车一举突破30万辆“天花板”,靠的是“三轴”。
首先是性价比。
30万元的价格,在国内新能源兴起之前,消费者能买到什么?
以最畅销的国外品牌宝马为例,如果不花很多钱选一些先进的配置和功能,那么这个价位的典型燃油车宝马325li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性能都不错和驾驶质感。 普通车。
结果就是这个价位的国产品牌新能源车的电机和空气悬架在性能和行驶品质上都能完胜它,再加上配备的冰箱、彩电、豪华音响、按摩座椅,完全是在性价比方面被碾压。
后来宝马将全套哈曼卡顿、无钥匙进入、L2辅助驾驶、抬头显示、座椅加热、无线的iX3价格从40万降到了30万。 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拼技术。
国产汽车品牌谈技术或许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但事实是,就新能源汽车“三大部件”——电池、电机、电控而言,国内企业在电池领域已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电机大致处于第二梯队前列,在新材料的使用和转子设计方面与国外存在差距;
电控系统稍显逊色2023汽车销量排行榜最新款车型有哪些车,位于第二梯队末端。 其中,控制软件处于一流水平,但VCU等硬件处于二流水平。
以占新能源汽车成本30-40%的动力电池为例,2022年全球装机量前10名企业如下:
TOP10企业中,国内电池企业占据6席。 宁德时代不仅稳坐全球第一宝座2023汽车销量排行榜最新款车型有哪些车,松下身后的比亚迪也已经超越松下排名第三,以目前的势头,很快就能填补与LG新能源的小差距,反超它。 2023年。
其他领域的技术劣势也通过产业链整合能力得到弥补。
例如,比亚迪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在新发布的秦i 2023冠军版上实现了3.8L/100km的功耗和1245公里的综合续航,震惊业界。
至于纯电动系统,根据多方实测,搭载比亚迪e3的车型。
第三,通过卓越的性价比和扎实的技术,中国品牌积累的口碑迎来舆论场大爆发。
每当月度、季度销量数据公开发布时,中国车企取得的“销量第一”都会成为舆论曝光的焦点。 久而久之,中国汽车品牌的卓越品质已深入人心。
信息时代,优良的宣传条件和宣传能力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如果企业拥有独特的行业地位,其宣传效果将会进一步提升。
例如,上述“销量第一”、“行业第一”的称号不仅使公司在市场上独一无二,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而且赢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公众的认可,并逐渐将其影响力传播到世界各地。 更广阔的市场领域给企业带来了持续的曝光机会和更多的商机。
对此,前瞻产业研究院可以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特点和痛点,为中小企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等单位提供精准的行业数据检索和智库专家的顶尖技术见解发展。 专业行业地位认证计划。
前瞻经济学家APP行业观察团
*标题图片和文中图片均来自
明星☆ 未来经济学家☆
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点击公众号“前瞻经济学人”>右上角“...”>设为星星点击星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