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事实:“基因检测报告”+“国家专利”?揭开高科技“加持”的增高诈骗迷雾
2022-08-21 02:21  浏览:196

“20岁以下可以增加5-8厘米,20-25岁可以增加4-7厘米,25-28岁可以增加4-6厘米。”……穿“科学”基因检测、国家专利等外衣,为渴望长高的年轻人量身定做骗术,并通过网络宣传销售“提升服务+特别礼物”的“提升包”,骗取13239名受害者两年多5633万元。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检察院审理的吴某强等60人诈骗案被评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犯罪的典型案例。

在“高科技”的加持下,吸取同行的“教训”,不断“升级”造假手段……面对诸多伪装,检方从扑朔迷离的“基因检测报告”和“国家专利”入手,并揭开了这家高科技公司的真面目。

“我不是卖药,而是专业的增高服务”

2019年12月,盐城大丰高中生小王报警称,他从广州珠高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诸高公司”),因为没有效果申请了退款,却被公司封杀。小王还说,在他加入的投诉群里,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根据此前的线索,公安机关认为该公司涉嫌诈骗,将志高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某强等犯罪嫌疑人抓获。2020年1月,

温柔是竹高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某强的第一印象。入驻创业孵化的“硅谷”,要谈高科技,平台要请专家学者。医生的个人资质和专业经验,赋予他专业的光环。被公安机关抓捕后,吴某强一直“零认罪”。

“我从没说我卖的是增高药,是食物,包装上写的很清楚,是礼物。我是卖增高服务的,我们有专业的团队指导客户一比一,饮食、睡眠、背景数据都是真实案例,你怎么能认为我们是骗子……”2021年春节前夕,吴某强在微博中慢条斯理地回答。面对检察官的询问。

真的是这样吗?面对这块“硬骨头”,医院成立了由副检察长、2名岗位检察官、3名检察官助理组成的专案组。专案组成员赴8个看守所,审讯犯罪嫌疑人117人,先后审核犯罪嫌疑人手机微信聊天记录、百度贴吧回复、4个公众号等电子证据50万余条。公司的营销。果然,真相隐藏在公司的“营销模式进化史”中。

2016年,吴某强注册成立了高高公司,销售“黄精高良姜”片,将其作为一种有助于增高的药物进行宣传。由于国家加大了对药品的管控力度,该公司改变了宣传口径,声称自己在卖能助增长的特效食品。2017年,吴某强再次改变营销模式,引入服务理念,将原价几百元的黄精高良姜片、氨基酸固体饮料、胶原蛋白D片糖改为千元。原销售人员转变为健康管理师、营养师、运动专家等,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增高服务”,为客户休息提供“专业”指导,

普通食物包装成胶原蛋白D片糖,功效增强

“公司营销模式发生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同行遭到攻击,以前销售无效药品和食品的模式是违法的,但销售服务是无形的,青少年长高有一定的自然规律“是极少数人长高了,公司可以利用营销服务的有效性,然后进行欺诈。” 志高公司销售组组长石某如实供述,“有顾客上门检查,公司会通知小伙子。销量低大数据培训是骗局,不要让他们去接待区,否则他们会暴露的。”

“公司委托生产的黄精高良姜片其实是普通食品,成本价9.8元,卖给消费者580元;氨基酸固体饮料成本18元/个罐头,售价998元。元;胶原蛋白D片糖成本价23元一盒,售价1790元一盒……”仓库经理余某等人坦言智高公司的负责人证实,无论营销模式如何变化,智高公司本质上都是高价销售无效产品的欺诈行为。

揭开基因检测报告

2018年,为增加公司的科技感和迷茫感大数据培训是骗局,吴某强主动与一家基因检测实验室合作,推出“基因检测+服务+礼品”的全新营销模式。

“2019年,我在网上搜索了高高公司的信息,加了他们公司的微信杨先生。在她的推荐下,我为高高购买了3150元的基因检测服务包,其中包括一个基因检测盒和三瓶黄精高亮姜片。后来在杨老师的推荐下,加了马老师的微信,马老师解读基因检测报告说我还有成长的空间可以长到172厘米,但是骨密度比较低,需要买胶原蛋白……”在小王被骗的过程中,基因检测报告是受害人认为可以增加的高科技“加持” .

公诉人查看基因检测报告发现,口腔唾液基因检测不仅可以测出被测者体内的钙、铁、锌、镁等微量元素,还可以测出体力、爆发力、睡眠时间和测试对象的质量。运动恢复、换气率……但最关键的信息是测试对象的某个指标低于正常值。

要揭开这一整页基因位点介绍背后的真相,需要专业的外部大脑的帮助。一方面,公诉人要求侦查机关调入法医参与讯问,对基因检测人员进行突审。

“这些测试都是身高不达标的孩子,但测试结果都正常。” “客户身高不达标,肯定有一些不正常的项目,请指正。”……聊天记录显示,作为帮手刘某的高氏公司高管,巡视员设立了“帮手”高报告解读组》。刘某发现前十几份检测报告均正常后,立即要求检测公司更改检测报告,基因检测人员随后通过“临时更换站点”和“手动签发报告”。为了满足公司的营销需求,基因检测人员还与刘某等人约定“

而吴某强一直说,黄精高良姜片是国家专利产品,是国家专利产品。“你说黄精高良姜片是国家专利,为什么在中国的专利查询系统中查不到?” 吴某强犹豫了很久才说道:“我们真的有专利,是我们自己研发的电子监控系统,可以追踪分析求助高人群数据。” 检方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查询发现,该“专利”系该系统的软件著作权,并利用张冠和李岱混淆视听。

随着审查的深入,检察官注意到该公司的欺诈手段非常隐蔽。对于一些通过正规招聘网站录用、入职时间较短的员工,在入职初期很难发现公司的造假性质。在审查逮捕阶段,检察机关对57名任职时间短、犯罪额低、情节轻的营销人员作出不予逮捕决定,对57名经历过犯罪的营销人员作出不予逮捕决定。公司犯罪模式演变,编造虚假案件,对基因报告进行错误解读,犯罪金额巨大。60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和起诉。

检察机关将法治推进校园活动 杜绝大学生误入歧途

“个性化服务”背后的陷阱

2020年6月,公安机关将此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办案组对公司的建设、层级、部门、人员配置有了更深入的把握。在这个庞大的犯罪集团中,吴某强作为智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组织架构、营销模式以及人、财、财等方面拥有全面控制权。公司下设总裁办公室、销售部、广告部、网络部、服务部、仓储部等部门。

销售部和服务部作为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一线部门”,人员最多。吴某强聘用了100多名销售人员,固定工资,分步提成,石某等7人担任销售组长。引诱小王上当的“杨先生”等人,都是第一次购买。他们冒充广东高教院的“顾问”,向客户发送成功案例、产品专利、产品功效等虚假信息,引诱客户购买公司的“智高”基础包。

客户购买后,初购销售员将消费者信息推送给回购销售员,回购销售员与客户、销售指导员、健康经理、营养师、运动员、医生等建立聊天群。

而这些所谓的健康管理师、营养师、运动专家、医师,其实都是由公司服务部招聘的人员冒充,没有任何资质和经验。他们按照公司固定的服务模板向客户推送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并以篡改的基因检测报告中的“骨密度低”、“蛋白质摄入量低”为由说服客户购买。更昂贵的氨基酸固体饮料、胶原蛋白D片糖和其他增高产品。2020年7月,检察机关以涉嫌诈骗罪对吴某强等60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这是民事纠纷,不是刑事诈骗。检察院以刑事方式介入民事纠纷,严重背离了当前保护民营企业的目的……”欺诈公司……” “本案最多是虚假广告罪……” 在为期六天的庭审中,辩护组提出了辩护意见。

公诉人讨论了致高公司营销模式“变形”的过程和原因,致高公司基因检测人员和高管捏造虚假基因报告以满足欺诈的需要,营销人员捏造虚假身高增加案件,错误地解释了基因报告程序。“提供证据、出示证据、质证和抗辩诈骗等方面。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吴某强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他59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 有期徒刑12年以上2年以下,每人判处9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00万元以下罚款。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

多方联动推进投诉源头治理

为何以屡禁不止的名义,利用保健、医美、增强等手段进行诈骗?为什么受害人发现自己受骗后既不维护公民权利也不报警?

大丰区检察院对近年来的营销型电信诈骗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披着科技、保健外衣的保健品市场为此类诈骗提供了温床,虚假广告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和规模。欺诈。针对本案暴露出的社会治理薄弱环节,大丰区检察院向区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广电等监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建议加强监管,利用对网络发布虚假保健品广告行为严肃查处。丰胸、减肥、减肥等专项排查整改活动

检察机关定期开展反诈骗宣传

在医疗保健、医美诈骗案件中,骗子往往掌握受害人的一些重要个人信息,从而“准确”诈骗。“个人信息的无意泄露和非法交易在欺诈犯罪中非常重要。没有这些信息,欺诈过程将无源,漏洞百出。” 大丰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院助理检察官葛树军说。. “清扫互联网”专项行动以来,大丰区检察院先后与区网信办、​​公安局、教育局、人社局等单位召开3次联席会议,就校园“智慧平台”,校外培训机构,退休员工和个人。信息安全形成专项整治方案和行动,严防特殊群体个人信息泄露。

谁执法,谁普及法律。针对本案暴露出的青少年及其父母反诈骗识别和维权意识不强的短板,大丰区检察院结合法治副校长职责,开展在全区中小学校进行案例讲解,生动地向孩子们传授防骗知识。诈骗法治故事,增强在校青年学生的反诈骗意识和能力,远离诈骗犯罪分子的陷阱。近日,办案检察官讲述的办案故事入围盐城市检察院《新时代检察故事集》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