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BBA 似乎过得很艰难。
日前,据多家媒体报道,2022年上半年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的销量分别为35.58万、37.87万, 31.@ >70,000 辆,降幅超过 20%,一改以往快速进步的势头。
其中,宝马的数字尤为可观。
2022年第二季度,宝马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9.8%,其中中国销量同比下降28.3%。一季度,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2%、9.2%。
不过,还是有话要说的。
宝马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良好,但仅占整体销量6.5%左右,下滑趋势难以扭转。
作为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老玩家,宝马为何落后?两家都是传统车企,为何“男人”能与造车新势力抗衡? BBA押宝固态电池,能否支撑起东山再起的希望?
早起并不意味着走得快
BBA中,宝马最先关注新能源汽车。
据公开资料,宝马第一款纯电动汽车1602-于1972年在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亮相,采用12V铅酸电池,续航里程仅30多公里。
毫无悬念,这辆车不是量产所必需的。
此后,宝马推出多款新能源概念车,均未掀起多大波澜,直到2007年欧盟委员会提出立法提案:到2012年,在欧盟销售的新车的平均CO2含量到 2020 年,应从目前的 25% 降至每公里 120 克,每公里降至 95 克。
因为碳排放,宝马变得严肃起来。
之后酝酿“i”,斥资数十亿美元研发新能源汽车比亚迪2022新能源汽车,基于此计划的BMW i3于2013年推出,仅比Model S晚一年。
很遗憾,宝马和特斯拉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命运大相径庭。
知名财经V牛春宝表示:“十年过去了,特斯拉果然经历了质疑、嘲讽,股价暴涨、暴跌、暴涨。(以前)很少有人相信一个初创公司公司,可以终结燃油车的百年时代。”
宝马股价上涨
这与宝马的打法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燃油车堪称“摇钱树”,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面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焦虑的现实,宝马主打轻量化路线,采用更昂贵的轻量化铝合金、碳纤维等材料来降低能耗。
事实证明,锂电池的迭代是最好的策略。
因此,BMW i3 的竞争力被削弱了。虽然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5W,但并没有让宝马成为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领头羊”,2022年7月正式停产。
宝马的经验表明,起步早并不意味着走得快。
破阵阵痛,宝马誓言2021年在未来10年内完成1000万辆纯电动车型的交付,预计到2030年纯电动车型将占全球销量的一半。
传统车企腾飞,不怕新造车厂商
除了宝马,奔驰和奥迪的电动化也在加速,市场在这方面存在分歧。
一种声音认为,一旦深耕BBA,驾驭感、驾驭感、豪华感、科技感、可靠性、品牌力等非造车新势力不相上下,基础用户可以无缝切换.
另一种声音认为比亚迪2022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重塑消费思维,以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智能驾驶、OTA迭代作为价值衡量标准。
两种声音的对错在短时间内难以分辨,但人气不如比亚迪是不争的事实。
比亚迪停产燃油车后,音量越来越大,改变了以往口碑不高的事实,成为传统车企与新造车厂商竞争的旗手。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6月汽车销量为250.2辆,同比增长23.8%; 1-6月汽车销量120辆5.7万辆,同比下降6.6%。
2022年比亚迪月销量为1辆,同比增长162.7%; 1-6月累计销量为1台,同比增长314.9%,成为上半年全球领先品牌之一。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这意味着BBA也是一家传统的汽车公司。理论上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毕竟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年还没有结束。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2021年9月表示:“在汽车行业的大变革中,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巧合的是,智能是比亚迪的短板。
虽然比亚迪很早就开始智能化,但其对智能化的理解相对简单,侧重于车机系统的迭代而非自动驾驶的演进,因此辅助驾驶系统要到2020年才会推出。
根据零一智库公布的数据,比亚迪将在2021中国自动驾驶专利排行榜TOP 10中垫底,相关专利仅有397件,与传统车企奇瑞不相上下。
但这并没有阻止消费者选择比亚迪、五菱宏光MINI EV、长城欧拉而不是更智能的特斯拉、小鹏等。
也就是说,做好电动化,抓住细分市场的需求,仍然是华晨宝马的重中之重。
需要做的是,华晨宝马的电动化之路并不平坦。早先它用“油改电”来搪塞消费者,用尽了之后才考虑开发专属的电动平台,一直进展缓慢。
更重要的是,混合动力站将兼顾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双重优势,成为比亚迪、长城、吉利、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的主战场。
其实,比亚迪已经成为“帝王”,混动少不了。 2022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销量24辆6.,同比增长23%;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达到45辆。@4.22%,混合动力不仅占据半壁江山,增长潜力更是肉眼可见。
混合动力占据半壁江山
所以,在全球油价高企、纯电动里程焦虑等痛点没有彻底解决之前,混合动力汽车或许仍是华晨宝马值得选择的选择。
固态电池
其实,华晨宝马从来不甘于“落后”,一直在琢磨弯道超车,将目光投向了固态电池。
据公开报道,宝马固态电池初创公司Solid Power正准备在德国生产全固态电池;奔驰投资了固态电池厂商、汇能科技等;奥迪母公司大众汽车计划2025年向市场供应固态电池。
从以上可以看出,围绕固态电池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锌秤:“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寿命长、耐高温等特点,可以克服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的缺点。 . 是锂电池发展的终极形态。”
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一旦固态电池落地,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自燃等痛点或将迎刃而解,燃油车或将“利剑”悬在头顶达摩克里斯”。
对此,清韬能源总经理李政预测:“目前,固态电池在消费电子等领域已经实现量产,三年内将替代使用固态电池“在乘用车领域。新车的开发时间约为3年),将有真正为消费者开发的基于固态电池的车辆。”
不过,BBA想要翻身也不容易。
一个挑战是专利。丰田是固态电池赛道的领头羊。它拥有1000多项专利。此外,韩国的三星、LG等都是重要玩家。这意味着 BBA 想要努力离开合作伙伴的支持不可用。
另一个挑战是,虽然固态电池前景光明,但瓶颈也是肉眼可见的:充电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
总而言之,华晨宝马在燃油车上具有巨大优势,但很难延伸到新能源车上。虽然还有好牌可打,但远方解渴难。
未来,BBA会是比马还大的瘦死骆驼,还是会重生,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