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影视圈315打假:直播造假、培训乱象、投资骗局
2022-06-27 21:53  浏览:198

未开始

3.15“假期”又来了。从央视到各大媒体,纷纷开始盘点,隐藏在各行各业深处的种种乱象纷纷曝光。比如招聘网站卖用户简历、汽车有设计缺陷、个人信息泄露、餐饮遭遇霸王条款、旅游遭遇黑导游、瘦肉精重现江湖……

其实影视界的“假货”也很猖獗,但经过几年的治理,终于初见成效。假唱、抄袭、替身、剪报、看电视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投资造假、培训乱象、影视盗版、数据造假等现象依然猖獗。这些混乱与假鞋和包包有关。同样可怕的是,它正在污染整个影视行业。

网红培训乱象:1380元打造下一个“李佳琦”

以往,培训乱象多集中在少儿演艺培训上,“童星培训”灰色产业链遍布全国。演艺机构和少儿人才培养机构联手推销“舞台机会”已成为常态。

这种骗局的套路往往是:演艺机构招募童星,兜售所谓的演出机会,演角色,进一步利用“童星包装”诱导签约。表演角色是免费的,但为了达到表演效果,需要专业的培训,而且培训是收费的,往往费用不菲。这些机构还经常承诺“录制的节目将在全国卫星频道播出,每个表演者都有机会……”

很多家长终于发现他们确实出现在电视上,但所谓的相机只是“闪烁”。但合同中的承诺却含糊其辞,确实有训练、有演出、有播出、有场景。很难在对方身上找到漏洞。父母只能傻傻的吃黄连。

除了童星培训,实习生招募骗局无处不在。

近年来,《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综艺节目的火爆,带来了范丞丞、蔡徐坤、杨超越等一大批培养偶像,成功养育了无数男生和女生。梦想”。

另外,新闻里各种“明星薪水”、“网红月入百万”的推波助澜,如今年轻人的理想不再是当科学家、老师、警察、医生,却成为明星、歌手、网红。

而这也让一度萧条的星探公司看到了“商机”,各种实习生招聘骗局层出不穷。

NetTV 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球探公司在招聘时都宣誓“对优质学员的培训费用是免费的”。但实际情况是,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学员都不够“优质”。要想接受培训达到“高质量”,就必须先缴纳培训费。 ,一步一步,越来越深。

为了通过实习生赚钱,星探公司的面试门槛极低。如果你有一点表演天赋,你需要加强基本功。如果你不适合这碗饭,你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强化训练。 ...因为欺骗您付款是最终目标。

2020年,直播和短视频一片狼藉,网红培训的骗局也随之而来。

大数据培训是骗局_朱记大数据骗局曝光_大数据营销设备骗局

Ent-Biz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这些培训费用一般都在1万元以下,也有1000多到几千不等,而且都是一次性支付的。大部分培训内容都是一样的,都是对培训内容的简单介绍,包括专业理论、实操、增粉引流技巧等。

一些机构甚至发出“1380元,你可以成为网红”的口号,“经纪公司+直播平台资源,直播培训,网红创作,签约一站式,视频素材培训,终身制”免费指导”。

并且对方承诺:你完成学业后可以工作;一个月能赚几千到几万,一定会赚钱;你只能自学...

但事实是,这些机构将“烂大街”的网红教程整理到百度网盘中,转变成“专业”教材。在这样的培养下,你永远不会成为下一个“李佳琦”,而是网红培训班镰刀下的又一根韭菜。

数据造假:带货直播销量高达99%

娱乐行业屡次禁止伪造数据。对于明星来说,流量关乎人气,也决定了他们的身价。然而,自从查了救星APP后,大量流量红人正在流失“流量”。

之前转发过亿的夸张数据已经成为过去,发一张照片转发过百万的盛况也不再是这样了。顶级流量的脱水数据变得可怕。网视网(ID:)调查分析了蔡徐坤、王俊凯、迪丽热巴、朱一龙、胡歌、杨超越等近30位顶级明星的微博数据,发现蔡徐坤的微博数据缩水了6 -10倍。不是最补水的,有的明星数据缩水了近20倍……(刷卡APP查了一下,明星流量缩水20倍|调查)

随着明星流量的萎缩,还有明星直播的销量。 2020年,明星带货直播已经成为趋势,但明星带货翻车事件也屡见不鲜。

据 21 tech 报道,小沈阳通过直播销售白酒。他当晚下了20多单,第二天又退回了16单。

2020年6月末,吴晓波“新国货首发”直播环节称,交易金额为2396万。后来,押金换算成商品价格,“指导交易额”变成了5200万多。但被质疑一坑费60万元,一瓶奶粉仅售出15罐。随后,吴晓波坦言直播翻车,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多年后,当我回想起那段极其尴尬和丢脸的日子时,我会对自己说,‘我就是那个开过车的吴晓波。直播翻车'。”

很多明星都开始“带货”了大数据培训是骗局,但并不是所有明星都像吴晓波一样坦诚。

其实,目前的直播行业已经形成了点赞、直播、评论、分享的灰色产业链,而且价格低廉,已经成为行业常态。电商平台上随便一搜,就有标价1-10元的直播数据产品。

网视网(ID:)了解到,某宝直播平台,8元可购买100人的直播数据,120元可购买10000人的直播数据。

不仅粉丝和流量可以造假,就连销售数据也有水分。一些主播配备了专门的刷单团队,通过假粉丝和流量吸引商家,骗取“坑费”。直播期间,假订单用于维持表面上的上涨直播战报,然后退单。甚至有的主播还针对退款订单的交易金额向商家收取佣金。

根据凤凰网娱乐联合发布的“50强直播电商主播GMV月榜TOP50”大数据培训是骗局,5月直播最热闹的时候,薇娅、李佳琦三位主播的GMV爱吃的猫姐姐达到了惊人的水平。 22 亿、19.3 亿和 4.64 亿。但是,实际总销量为 2216.10,000、1986.650,000 和 898.690,000。全国直播电商主播TOP50,5月GMV公布总额约123亿元,但实际销售额仅为1.3亿元左右。

如果这个统计数据属实,那真是令人震惊。因为TOP50主播,销量水分高达99%,真实性只有1%。

直播行业的泡沫就像一张窗纸。一旦被刺穿,整个东西就可以一览无余。明星还是这样,其他主播怎么会更好?难怪很少有商家感叹,“明星直播带货是骗局。”

影视投资之乱:假明星、假合同、高价炒股

在电影票房屡创新高的时刻,电影投资也掀起了一股投资热潮,想通过投资电影发家致富的人蜂拥而至。这让一些人有机会打着投资电影的旗号疯狂赚钱。影视投资骗局层出不穷,“骗人”的方式多种多样。

网视网(ID:)此前整理了几个影视投资中常见的骗局(点此回顾:影视投资涉及这些项目,都是骗局),这次再次列出来,希望投资者可以提高警惕,不要掉入“坑”。

骗局一:假明星、假合同、利用假项目诈骗;

骗局2:假“联合制片人”诈骗,或骗取投资者成为“联合制片人”

骗局3:微信群和朋友圈出售各种热门影视项目的版权;

骗局四:搭建“影视投资平台”作为金融产品进行诈骗;

骗局五:传销电影票,享受票房红利;

骗局六:以衍生品投资的名义出售票房股份

骗局七:高价卖股,找“盘侠”

对于外行来说,影视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各大公司都在看好项目,大部分人根本无法接入,更不可能出现投资份额外流的情况。对于那些投资份额流出的项目,即使不是假项目,在票房份额转让过程中,也存在多层溢价转让,发起人更是鱼龙混杂,甚至出现票房赌博等乱象。

2020年9月,上海警方破获首起影视投资合同诈骗案。骗子通过夸大影视剧制作成本、夸大预期票房回报等手段骗取投资者。涉案金额高达4500万,涉及全国260余名投资者。

这是国内第一起被告人破案的影视投资合同诈骗案,无疑给那些在法律边缘大摇大摆的影视骗子敲响了警钟。

但是,类似的影视投资骗局太多了,并不是所有的影视投资诈骗都能成功维权。

大多数骗局都有合法有效的合同。投资者一旦踩雷,只能算是“投资失败”,很难认定是骗局。这个时候,除了及时止损,基本没有别的办法。即使报警,也很难挽回损失。即使通过法律手段打赢官司,造假公司也已经快速收获,基本没有变现资产。

本文转载至网视网(ID:),已获得授权,版权归网视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10

好文章,喜欢